博睿动态
2019.03.28
中国大学校园体育,真的那么容易那么好玩儿吗

贫瘠的中国校园体育


中国的校园体育长久以来,一直是一片仍待开发的黄土地。

尽管近年来在奥运会上,中国一直雄踞榜单前列让国民感到骄傲。然而作为一个金牌大国,我国的全民体育参与度却非常薄弱。

运动员成为了一件国家包办的事情,以至于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运动这件事情,似乎离他们很遥远。

“运动是运动员的事,跟我和我的孩子其实没什么关系。”


在中国,除去小部分选择走上体育职业化道路而进入体校的学生,许多普通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都难以真正的去感受体育的乐趣。

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且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其中,84.16%的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26.94%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

且不说遥远的欧美国家,就连邻国日本校园的体育热情都比我们高上好几倍。每逢8月日本夏甲棒球赛,无数日本青少年便会在甲子园球场上挥洒青春,热血沸腾。



这样贫瘠的先天环境,更是让依托这篇黄土地成长的校园体育赛事的发展举步维艰。

对上,中国大学的校园赛事缺乏对接职业体育的通道,大多数校队学生在面临未来的规划问题时,还是会选择放弃体育回归学业找份工作;

对下,运动员本身水平参差不齐、观赏性低,也缺乏大量的参与该运动的人群基础与观看群众基础,因此使得赛事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度。

以普及度最高的篮球运动为例,中国大学生中能在5v5的全场篮球比赛中,真正理解和运用技战术完成“全场作战”的大学生都是小众人群。


中国大学生缺乏运动,也不懂得运动,更不理解也不会感受体育竞争意识、主场意识等体育文化,这也就注定大学体育赛事观众薄弱的基础。


而低关注度必定吸引不了品牌与投资者的注意力,赛事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拓展与宣传,球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接受更好的训练,又再次回到死循环的怪圈,最终让这些赛事的商业开发与球员的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对比欧美日本等国家,大学生其实都面临繁重的学业与未来的就业问题,为何独独中国大学生校园体育运动基础如此薄弱?也如此没有体育赛事的氛围?


中国校园体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体育,

从来不是教育的一部分



尽管毛泽东主席几十年前就强调过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是发出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但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一直没有把体育运动作为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孩子会被送去补课、去学习某项乐器、或是绘画,但独独体育仍然是在孩子学习不忙的时候才会坚持的一件事情。

德智体美劳里面体育是最末端的,中考、高考的体育成绩仍然只是象征性的跑步、跳远等靠考前集训完成的项目,笔头应试教育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向上走的唯一出路。


而面对这样的应试教育制度背景与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家长也自然毫无选择,只能让孩子在奥数、英语、语文等等补习班的环绕下长大。


因而中国大多数青少年没有运动基础,没有运动习惯,更很少能从运动中获得快乐。


中国的家长与社会其实从根本都尚未能认识到体育对于孩子的好处:体育运动除了强健体魄,更还能为孩子带来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担当与分享意识、学会为他人喝彩等等这些精神上的正能量。


本应是从小开始接受的一项教育,如今在中国却本末倒置。中国的大众运动人群基本上都在35岁以上,占比超过六成,中国的体育实则是在教育中老年人。(数据来源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儿童本应该接受体育培训,然而在中国教育端口上从未真正明确体育教育的地位。在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竞争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家长与青少年都急功近利的去争取资源,集中精力在文化课上,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也就注定中国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体育教育上的差别。

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日本为65.4%,美国为62.8%,中国仅为8%,;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中生,日本为34.5%,美国为53.3%,中国仅为10.5%。


而孩子们在中小学没有得到锻炼,所以即使他们在大学从初高中的高压学习状态里解放之后,也不会懂得运动。

毕竟当“不运动”长时间以来都是一项习惯甚至也成了社会文化下的畸形产物,又怎么会在一朝一夕间改变呢?


中国学生大都不会以参加校队为荣,擅长体育的学生甚至总是会被带上”文化课不好“的特定帽子。最终大学校园里参与校队的学生许多都是学校的体育特招生,或是极少数的、幸运的得到家长长时间支持的青少年。


即使有2700万的在校大学生,但校园体育目前也仍然是小部分人的狂欢。



对比中国校园体育的弱势,作为体育第一大国的美国在校园体育与中国则是天差地别的强劲。


从十七世纪发迹的现代奥运会到起源于暴力运动的橄榄球,欧美国家一直坚持用体育运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能,同时也让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树立坚韧、持久、勇于竞争的精神,与团队合作的默契。


NCAA早在1906年就成立,越是名校也越有悠久的体育教育与竞技传统: 比如哈佛与耶鲁之间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橄榄球赛之争;还有NCAA橄榄球赛场上著名的宿敌,密歇根大学与俄亥俄州立大学。



美国体育的高度商业化对于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反之亦然。美国校园发展体育赛事一方面可以促进校友对于母校的忠诚度,吸引来他们的捐助;另一方面随着赢得更多的赛事,学校也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与更好的学生生源。

根据一项研究表明,美国至少有40%的儿童定期参加团体性运动。且对于体育粉丝而言,与最喜欢的团队一起被认定甚至比他们的工作和社会团体被认定更重要。更有社会学家认为体育亚文化在美国可以起到“图腾”的作用,也能作为社区的联系点。 粉丝对于某个体育队伍或是俱乐部的支持可以成为他们的身份和归属,甚至可以跨越年龄、种族和社会背景。


以美国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所设的23个项目中最受欢迎的篮球赛为例,被誉为“疯狂三月”的NCAA篮球锦标赛俨然已经成为美国最着名的年度体育赛事之一。


早在2014年NCAA这个非营利性组织就能产生高达10亿美元的商业收入,而其中超过80%来自Division I级篮球联赛。除了NCAA本身,根据《今日美国》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共有31所大学的体育收入超过1亿美元。



美国校园体育的盛行也与诸多文化、社会等原因与背景不可分离。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上来说,基于历史和经济因素,从大众运动到所谓的贵族运动都是美国大学生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


欧美国家的家长从小便会培养孩子的运动精神,孩子们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以参加校队为荣,体育运动俨然已经是美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但中国家长大都从小就为孩子报上好几个补习班,数学英语语文样样都有却几乎不会涉及到体育运动。因为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体育运动仍然仅仅是在孩子们课业之外才会考虑的“兴趣爱好”。


这样的差异反映到社会审美的角度上对比更为鲜明。


欧美文化中更推崇有线条的健康美感,美国大学生大都有健身与运动习惯,同时各类大学校园的运动设施与项目也非常完备:从高尔夫、网球到帆船与划艇,可谓应有尽有。而中国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却偏向瘦弱及中性的形象,缺乏力量感。


正是这样的种种因素让美国大学体育能够繁荣昌盛,而反观中国校园体育,在大众化与职业化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校园体育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一些资本有揠苗助长的嫌疑



然而校园体育最基础的发展问题都尚未得到根治时,以阿里体育为首的许多体育机构却仍然强行入局希望立刻将CUBA、大足联赛这样的校园体育赛事实现所谓”商业化“。


阿里体育强势包揽下CUBA后,除了让优酷成为了CUBA独家新媒体播放平台,也对CUBA的赛事进行了改革,启动了主客场制,希望遍及14个省市一百多所高校的基层,打造一个从预赛、大区赛到全明星赛等完整的、覆盖全国多个校园的赛事圈层 。



在接下了已走过18年风雨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阿里体育还将其改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简称CUFA大足联赛。该赛事以6年2亿的价格将冠名权卖给了阿迪达斯,还找来巨星贝克汉姆为赛事宣传站台,同属阿里系的蚂蚁金服也同样入局成为CUFA女子的赞助商。



但我们可以看到,以上种种,都未能真正激起任何风浪。大资本投入到大学体育里需要遵循运动项目与体育市场营销发展的规律,然而现阶段的情况却是这些大资本有在拔苗助长的嫌疑。


花了大量的资金去购买资源之后,却不懂得如何在校园内推广、包装,结果最后这些校园体育赛事的参与者还是原来那群本来就参与的人,它的受众也是原来那群本来就看的观众。


实际上,类似阿里体育这类大资本体育公司的的入局,本应让人期待。背靠阿里这样一个资金雄厚,技术领先的大集团,阿里体育本应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去发展体育与互联网甚至是智能的结合,为整个体育圈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与体育产业的升级。



然而这样的新兴公司却转过头去,在并没有扩大范围的体育圈中去用大资本抢夺传统体育公司的市场,买下与自身能力并不能相匹配去好好运营的传统体育赛事。


阿里体育作为一个“初创的“、其实不怎么懂如何去运营赛事的体育公司,用资本挤掉那些带着情怀认真去做的小体育公司之后,也并没有为他买下的资源带来令人惊喜的发展。


一个做校园体育的赛事公司最根本的,不是把某个赛事卖给某个赞助商,这样并不能为体育产业带来任何根本上的进步与变化;

而是应该和学校一起去经营整个赛事相关的一整条产业链,从赛事相关的运动培训、运动员的选拔、赛事的包装到赛事文化与赛事消费等等方面,这才是赛事公司的核心价值。



当大足联赛最早还是在飞利浦赞助的时期,我们能看到体育记者的报道,能看到主客场的激烈碰撞,甚至能看见一个完整的赛事运营机制。因为传统的赛事公司更多的投入经费在整个赛事的运营及传播上而不是单纯的“买卖资源”。


反观阿里体育,一不具备经营如此众多的体育资产的能力;二不去用其优势去为整个体育产业升级,反而去抢传统校园体育赛事公司的资源;三抢来这些校园体育赛事之后又不懂如何去运作,反而将原有的这些赛事资源运营的更是问题百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甚至阻碍了校园体育的发展。


实际上,大学校园竞技赛事是一个尚在襁褓、拥有着过于贫瘠基础的赛事,连最根本上的原因——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薄弱问题都尚未解决,又如何去谈商业化?


涉及到CUBA的上百所高校中,真正能够从球员到整个学校都去全情参与的有几所?这些赛事的真正的播放量与关注度又为几何?

而这些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参与CUBA赛事的学生又是否能够得到更专业的培训?又是否真的有机会走上职业化的道路?

还是最终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能回归到普通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


而这些问题,显然不是摆摆手指砸砸资本在朝夕间就能解决的。



当然,不可否认,今天我们能够看到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在慢慢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80后父母开始意识到体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会在学业尚未那么繁重的时候培养孩子一到两项体育运动爱好。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了相应文件,希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的完善,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号召全国学校发展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但同时,我们也仍然担心这样对于体育的热情可以持续多久,因为当孩子们进入校园,学业越来越繁重时,号召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号召的层面。

在当前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体育仍然被“教育”排除在外,更像是一种娱乐活动。


未来,中国的校园体育要向前走出一条道路,除了校园赛事本身坎坷的商业化道路,如何形成高校体育文化也同样是一个难题。毕竟我们还面临着从社会根本上去改变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看法的巨大挑战。

版权所有:北京博睿创维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802626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893 技术支持: 久鑫网络